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汽车工程

  • MPDB工况下某微型电动汽车碰撞相容性与耐撞性研究

    张旺;覃玄;王兴东;唐有镜;

    根据2020版E-NCAP要求,利用LS-DYNA进行某微型电动汽车在MPDB工况下的碰撞仿真分析。以SD、OLC、前围板最大侵入量、B柱加速度峰值为评价指标,改变保险杠刚度、前纵梁刚度和离地高度,分析车辆关键参数对相容性和耐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的保险杠刚度、较小的纵梁刚度和更高的离地高度可保证微型电动车相容性较好,同时提高耐撞性。以此为依据,对微型电动车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微型电动车在兼顾相容性的同时,前围板最大侵入量降低了22.1%,B柱加速度峰值降低了1.1%。

    2024年01期 v.38;No.12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基于预测风险场模型的智能车辆换道路径规划

    杨正才;谷师锐;吴浩然;孙文;

    针对智能车辆行驶环境和表达方式复杂等问题,提出了融合LSTM预测模型的智能车辆预测风险场模型。在传统势场模型基础上,考虑了动态目标行为预测信息,建立动态预测动能场,同时与道路环境中其他风险元素风险场相叠加,构建“预测风险场”统一模型。通过设计风险场代价函数完成规划轨迹簇的最小代价评估,获得最优路径规划轨迹。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联合仿真和实车验证。结果表明,预测风险场模型有效表达了复杂行驶环境的交通态势,选取的最优路径提升了其综合安全性。

    2024年01期 v.38;No.126 7-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四轮转向汽车控制策略及稳定性研究

    寇宝成;刘成武;

    提出了一种四轮转向横向控制和制动力纵向联合控制(4WS-DYC)的控制策略。建立了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计算稳态时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四轮转向LQR控制器和分层制动力纵向控制器;最后验证了双移线工况下控制策略的效果。结果表明:4WS-DYC控制策略有效,相比CarSim自带模型,低速时质心侧偏角降低了65%,高速时横摆角速度下降了34%。

    2024年01期 v.38;No.126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商用车电控机械制动器结构设计与制动性能验证

    覃玄;孙浩;吴桐;史磊;

    提出了商用车电控机械制动器(electro-mechanical brake,EMB)结构方案,对其进行了结构设计与参数匹配,并建立了EMB三维模型。为验证EMB制动性能,建立了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制定了制动夹紧力控制策略,并在输入为阶跃信号、斜坡信号和正弦信号时对EMB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典型工况下,EMB响应过程中各项参数变化趋势与预期相符。

    2024年01期 v.38;No.126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FSAC赛车动力电池的复合冷却

    肖立;董秀娟;杨亚会;兰建平;王国强;王思滕;

    针对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动力锂电池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风冷与相变材料结合的复合冷却技术。基于一维生热模型与三维传热模型,研究锂电池模组在高倍率放电下的产热特性,采用ANSYS风冷下的电池温度分布,对铜排与极柱连接部分进行相变材料冷却,同时在模组间放置散热隔板进行相变材料冷却,进一步探究单体电池的最大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单体电池最大温度降低到29℃,之间最大温差为2℃,电池散热效果得到优化。

    2024年01期 v.38;No.126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FSAC赛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

    王思滕;董秀娟;兰建平;周海鹰;肖立;

    针对传统分布式赛车电子电气架构存在线束杂乱和整车复用性低等问题,提出了FSAC赛车中央网关+域控制器电子电气架构的设计方案。根据FSAC赛事规则进行中央网关和域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对此架构进行离线丢包测试和时延测试,并将中央网关和域控制器布置于赛车上进行基础功能测试和功能性验证。结果表明:中央网关以太网在数据间隔25 ms以上时未出现丢包,在通信过程中平均延时小于3 ms,满足可靠性、实时性要求;赛通信良好未出现数据的误传、漏传、阻塞、系统卡死等现象,中央网关+域控制器在相同动态任务下对资源占用率明显低于传统分布式架构。

    2024年01期 v.38;No.126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某MPV中排座椅抖动排查及改进

    邢维者;郭明建;林征;张琪;董松梅;何凯欣;

    某MPV行驶时中排座椅存在抖动,从整车传递路径及座椅本体进行测试分析,明确了后悬架减振器为主要传递路径,座椅本体的Y向17Hz模态为主要响应。从座椅的角度出发,将座椅的导轨、坐垫骨架、靠背骨架进行改制,结果表明靠背骨架增加质量可改善中排座椅抖动。通过在座椅靠背增加不同频率吸振器的方案,使座椅抖动较原状态降低了53%,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

    2024年01期 v.38;No.126 35-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机械与材料工程

  • 汽车半轴热锻模工况仿真及机器人电弧增材制造路径生成

    范中淹;张元好;刘建永;杨伟;

    为了确定热锻模具修复方案,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汽车半轴摆碾成形过程,生成机器人电弧增材制造路径。当连锻次数达到20次后,模具进入热平衡状态,中心圆台表层温度稳定在788℃,表层与540℃等温线相对深度约为28 mm,应力场510 MPa以上的模具增材层约为26.3 mm,确定使用温度场划分模具增材制造区域。利用MATLAB提取540℃以上的点云部位,逆向建立3D模型,进行路径规划并在焊接机器人上运行。

    2024年01期 v.38;No.126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铆钉高度对胶铆复合连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谢昊东;张红霞;李兵;张鹏;覃宇;

    以1 mm厚的DC04钢板与2 mm厚的5052铝合金板为铆接对象,在两板之间添加厚度为0.1 mm、0.2 mm、0.3 mm的结构胶,并分别用4 mm、5 mm和6 mm高的铆钉制备自冲铆接接头。通过拉伸剪切试验分析失效形式、观察不同接头的截面成形,并通过电化学腐蚀试验研究添加结构胶对接头的耐蚀性影响。结果表明:铆钉高度一定时,胶厚为0.1 mm的接头拉剪强度最大,胶厚的增加会减小接头的内锁值。不同高度的铆钉会造成接头不同的失效形式,4 mm高的铆钉接头的主要失效形式为胶层失效后上下板分离;5 mm高的铆钉接头失效形式是铆钉脱离下板失效;6 mm高的铆钉失效形式为上板撕裂,铆钉脱离上板失效。添加结构胶可以提高接头的耐蚀性,且随着胶厚的增加,耐蚀性也随之增加。

    2024年01期 v.38;No.126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汽车座椅电动滑轨噪音检测设备造型设计

    常欣欣;王星;

    针对某型号汽车座椅电动滑轨噪音检测设备的总体方案与主要零部件结构,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采用Rhino软件设计了设备的外观造型。设备整体外观形态以直面、直线为主,面与面之间采用圆弧平滑过渡连接的造型风格;色彩配置的主色调采用白色和蓝色相搭配。生产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对应的噪音检测设备实物操作简洁明了,对同类设备的外观造型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2024年01期 v.38;No.126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电气工程

  • 局部遮荫下基于改进PSO算法的光伏发电MPPT控制

    方胜利;朱晓亮;马春艳;侯贸军;

    为解决光伏阵列在局部遮荫工况下最大功率点跟踪问题,在分析光伏阵列输出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惯性权重自适应调整、飞行速度动态钳位、迭代周期动态更新的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光伏阵列输出调节电路实施控制。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扰动观察法、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该算法在静态与动态的局部遮荫工况下均能获得较高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且缩短了近50%的跟踪时间,提高了光伏阵列的发电效率。

    2024年01期 v.38;No.126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SMO的永磁同步电机抖振分析及其改进

    王文波;梅建伟;韩文杰;

    针对传统基于SMO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中存在抖振较大、观测精度差的问题,在传统SMO基础上,引入了自适应增益替代固定增益,采用双曲正切函数代替传统开关函数,提出了改进型SMO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平台构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对控制策略的效果进行验证并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MO控制策略显著减小了电机抖振,具备较高的转子位置估计精度。

    2024年01期 v.38;No.126 60-6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经济管理

  • 数智赋能先进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策略

    胡则涛;李保林;李艳丽;杨丽华;

    针对数智化转型与不转型情景,构建Stackelberg模型考察数智技术对先进制造业创新的赋能作用,研究企业数智化转型对关键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智技术有助于先进制造业创新价值链重构,通过链长式协同平台能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数智技术能推动先进制造业协同研发关键共性技术,但受到数字融合度、智能障碍度和智能化成本的制约;数字融合度和智能障碍度是关键共性技术出现“研发失灵”的重要诱因;若在复杂智能化环境下运行激励机制,则低数字化企业将主动投入少量资源开展数智化转型。

    2024年01期 v.38;No.126 64-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企业规模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肖靖;周明智;刘昕雨;

    以2012—2021年188家中国A股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STATA16实证分析企业规模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企业所有权性质影响下,企业规模对新能源汽车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优于国有企业;相对于成长期企业,企业规模对成熟期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更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2024年01期 v.38;No.126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政府补助对汽车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

    罗晓涵;龙子午;

    以2017—2021年我国A股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补助和汽车制造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以及研发投入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汽车制造企业绩效起促进作用,具体到产权性质,对国有汽车制造企业绩效并无显著影响,但对非国有汽车制造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补助可以提高汽车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和企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建议政府增加对汽车制造业补助的同时完善补助政策,企业应提升自主研发质量。

    2024年01期 v.38;No.126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

    <正>《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从2019年8月起加入OSID (Open Science Identity)开放科学计划。OSID开放科学计划由国家编辑学会出版融合编辑专业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是面向学术期刊的公益计划。以OSID码为媒介,为读者和作者搭建与业界同行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同时提供系列增值服务,提升论文的科研诚信。OSID码介绍每个OSID码对应唯一的文章、唯一的作者、唯一的延伸内容。作者可以上传简短的语音、视频、文字介绍,更加立体化地展示和传播科研成果,弥补纸刊载体的局限性;也可与本专业其他研究人员互动、交流,提升论文的阅读量、下载量和引用率,扩大论文和作者的影响力;同时让科研过程可追溯,提升研究成果的诚信水平。

    2024年01期 v.38;No.12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正>1总则1.1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是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书生数字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收录。1.2本刊宗旨:坚持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学术至上的原则,及时报道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汽车行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科研教学服务、为培养和发现人才服务。1.3本刊刊登校外稿。对基金资助项目论文或将要鉴定及近2年内申报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课题论文优先发表。1.4来稿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1.5内容必须包括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作者简介、正文、参考文献。2技术要求2.1文章题名一般不超过22个汉字,中英题名含义一致。2.2摘要以提供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解释。具有独立性、自明性,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基本要素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中文摘要以200~300字为宜,英文摘要须与中文摘要一致。

    2024年01期 v.38;No.126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