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楚琳;田晨;杨朝阳;曹坤泽;袁显举;陈小兵;
对基于可调阻尼减振器的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并运用了三自由度驾驶室悬置系统模型,简化考虑了驾驶室质心处的垂直、俯仰和侧倾方向的振动,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原理设计了最优控制模型,并搭建了Simulink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商用车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通过最优控制,能有效降低驾驶室质心处的垂直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和侧倾角加速度,提高了驾驶室的舒适性。
2022年03期 v.36;No.12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余磊;孙章栋;张楠;张明杨;
为研究某电动汽车变速器通过箱体辐射到外界的噪声,基于直接边界元法建立噪声传递函数分析模型,对6个轴承孔到距离箱体表面1 m处左测点、右测点、上测点及前测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上测点和前测点处某频率与箱体有限元模态吻合,声压值超过限定值;结构优化后箱体辐射噪声的声压值满足使用要求。
2022年03期 v.36;No.120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宗权;张胜兰;杨稳;
在Abaqus中建立了铝蜂窝夹层结构详细模型,选取三明治夹芯板理论和Y模型理论对蜂窝夹层结构进行等效分析,建立了等效低速冲击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动力学仿真中等效模型与详细模型的接触力时间曲线、冲击损伤深度。结果表明:等效模型减少了建模及仿真计算时间,仿真结果与详细模型十分接近。
2022年03期 v.36;No.120 9-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聪;姚胜华;黄兵锋;
为满足车辆在不同路面下的平顺性需求,对双向阻尼可调油气悬架的最佳阻尼比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半主动悬架最佳阻尼比控制方法,在TruckSim中建立整车模型和道路模型,使用MATLAB Function编写最佳阻尼比控制策略模块,同时设计了常规的PID控制,Truck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PID控制半主动悬架和无控制被动悬架,采用最佳阻尼比控制的半主动悬架能够改善乘坐舒适性和越野安全性,在不同车速、不同路况下,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车轮动载荷和悬架动扰度均方根值均有所减小。
2022年03期 v.36;No.120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别俊;陈君宝;李书宇;
针对某公司缸体OP50复杂的孔类加工过程,采用工序集中原则,选择专用设备,设计了液压专用自动夹具。为了减小定位误差和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在定位元件和夹紧元件上分别设计了出水孔、气孔和浮动夹紧装置,在辅助上料装置增加了2个导向机构,并对夹具的关键性零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计算,保证其形变在合理范围之内。结果表明夹具能够准确定位,满足缸体的加工质量要求。
2022年03期 v.36;No.120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7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佳涛;陈宇峰;张金亮;彭国生;向郑涛;
为准确识别初步驾驶意图,提出基于历史状态的初步驾驶意图识别模糊推理算法,采用记忆窗口保存历史状态,分析记忆窗口对识别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基于当前状态算法,基于历史状态算法的识别率在WLTC和CLTC工况下分别提高8.07%和7.30%,仿真环境下提高2.73%;窗口为3时识别效果最好。
2022年03期 v.36;No.120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英魁;向郑涛;陈宇峰;操翰文;张宇;
结合SDN技术设计了高速公路车路协同事故通告系统,系统分为车辆平面、数据转发平面、控制平面。车辆发生事故后,通过车载单元广播事故信息;距离事故车辆最近的路侧设备,在收到事故信息后将其上传至控制器;控制器计算事故信息的影响范围,并将事故信息转发至该范围内的所有路侧设备;收到控制器发送事故通告信息的路侧设备将事故通告信息向本范围内的车辆广播。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对车辆的分流率不低于93%。
2022年03期 v.36;No.120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江山;杨正才;蔡林;
针对结构化道路的智能车辆自主换道轨迹规划,提出碰撞锥模型与鲸鱼优化算法相结合的轨迹规划方法。以换道车辆安全性和稳定性评价指标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函数与约束条件,通过鲸鱼优化算法获得最优换道轨迹。结合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运用MATLAB/Simulink与CarSim进行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实时性较强,在不同车速和转向轨迹下能够实现安全稳定换道。
2022年03期 v.36;No.120 30-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宇丰;张友兵;周奎;李凯;曹恺;
分析了驾驶员行驶过程中的反应时间,制定相应的TTC预警及制动阈值。考虑到TTC算法在近距离跟车情况下的不适用性,提出了TTC算法与安全距离模型协同控制方法,并在车辆左右偏置50%测试工况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协同控制方案效果良好。
2022年03期 v.36;No.120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下载次数:8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嘉绮;韩同群;
为匹配无人驾驶车辆安全性需求,设计适用于不同行驶场景的自适应巡航系统。设计分层控制架构。上层控制器运用考虑前车加速度变化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求解出巡航车辆期望加速度,并传递给下层控制器。下层控制器计算出车辆期望加速度与节气门开度或制动压力间的转换关系,据此控制车辆实际加速度。将自适应巡航系统模型分为平稳起停、稳变速、急变速3种行驶模式,基于MATLAB/Simulink与Carsim联合仿真平台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控制策略能在各行驶模式下稳定跟随前方车辆同时保持合理的车间距离。
2022年03期 v.36;No.120 40-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下载次数:9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