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汽车工程

  • 基于有限元法的某电动汽车差速器壳体轻量化设计

    吴东雨;龚青山;张光国;田省洋;

    针对某款电动汽车差速器壳体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方法展开研究,基于Hypermesh有限元平台建立差速器壳体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以及模态分析,证明差速器壳体有足够的优化空间。以优化区域密度为设计变量,最大应力不超过材料屈服强度、一阶固有频率不小于主要激励引起的共振频率为约束,优化区域质量最小为目标,对差速器壳体结构进行拓扑优化。优化后的差速器壳体较优化前质量降低约13.6%,满足强度要求且固有频率较高,实现了差速器壳体的轻量化设计。

    2020年02期 v.34;No.11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8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引入不确定参数的汽车发动机罩抗凹性分析

    董俊红;杨建森;何丽;

    为了研究车身钣金关键参数波动对系统抗凹性产生的影响,以某车型发动机罩为研究对象,用区间参数对外板、内板、支撑板的厚度参数、材料参数进行描述,建立系统区间模型,分析了不确定参数的灵敏度;采用区间摄动方法计算了汽车发动机罩加载点挠度变形波动范围,甄别了不确定性参数对系统加载点位置处的挠度变形波动程度的贡献度。研究表明:影响发动机罩外板加载点处挠度响应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发动机罩外板厚度、外板弹性模量及外板支撑板厚度的波动。

    2020年02期 v.34;No.111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某客车侧翻仿真分析与改进

    孟航宇;吴胜军;

    针对目前客车车身骨架结构强度较低的问题,采用增加防撞梁的方法对车身侧围进行改进,加强侧围刚度。结果表明:客车质心加速度较改进前降低,乘员生存空间余量增加,提高了客车侧翻时乘员的安全性。

    2020年02期 v.34;No.111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5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越野车主减速器箱体强度优化分析

    陈育荣;张文勋;孙章栋;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某越野车新设计开发的主减速器箱体在爬坡、打滑和高速工况下进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其在爬坡工况下不满足强度要求;对箱体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并分析,优化后箱体强度满足要求。

    2020年02期 v.34;No.111 16-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9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商用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王乙牟;尹长城;

    基于GB 11567—2017对汽车及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技术要求,应用动态非线性有限元法,通过Hyperworks软件建立某商用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静态加载和碰撞2种有限元仿真模型,运用Ls-dyna软件求解计算。针对原方案中后下部防护装置阻挡功能不足的缺点,提出了2种不同形式的侧支撑臂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改进方案2满足国标要求,移动壁障的水平钻入量相较于原方案减少了23.2%,有效提高小轿车乘员的生存能力。

    2020年02期 v.34;No.111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方法比较

    乔宝山;冯樱;江子旺;杨朝阳;

    针对智能汽车轨迹跟踪问题,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分别采用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为预测模型,通过对非线性系统进行线性化和离散化处理,根据约束条件、目标函数设计了2种轨迹跟踪控制器。基于Car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在不同附着系数、不同车速下进行典型轨迹跟踪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2种模型预测控制器都有良好动态跟踪特性,动力学模型的跟随效果和控制平滑度略优于运动学模型。

    2020年02期 v.34;No.111 24-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PID的差动制动客车防侧翻控制

    梁国才;赵慧勇;陈根福;

    针对客车在中、高车速和大转角转向时易发生侧翻的问题,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和差动制动的方式,进行了防侧翻控制研究。通过横向载荷转移率判断汽车的侧向稳定状况,当横向载荷转移率超过所设定的门限值时,触发差动制动控制模式进行防侧翻控制。通过Truck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对该控制算法及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鱼钩工况下,车辆的侧向加速度的峰值降低了0.24 g,该控制算法能够有效降低侧翻风险。

    2020年02期 v.34;No.111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横跨虚拟车道线时间的车道保持策略研究

    赵明新;王博;钟国旗;林小敏;林志超;

    提出了一种基于横跨虚拟车道线时间的车道偏离决策方法,对车速和道路曲率具有适应性。在车道偏离控制方面,设计了在Frenet坐标系下的线性二次型车道保持控制器以实现纠偏。仿真和实车试验表明:相比于单一的判别方法和联合度较低的联合车道偏离判别方法,文中的车道偏离判别能够提前准确判断车辆是否偏离并有效纠偏,避免车辆偏出车道。

    2020年02期 v.34;No.111 35-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新型液压旋转阻尼器阻尼特性仿真分析

    陈根福;赵慧勇;梁国才;李明辉;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阻尼液压旋转阻尼器,根据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其阻尼特性,并基于流体分析软件FloEFD进行阻尼影响因子的验证分析。分析发现:阻尼器的阻尼影响因子与转速不相关,与阀芯转角正相关,且随阀芯转角的变化趋势与计算模型的趋势保持一致。

    2020年02期 v.34;No.111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FD的叶片周向偏移对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影响预测

    陈祥;陈洁;

    为了提高改型设计效率,对液力变矩器流道模型进行参数化设计,并通过三维流场仿真计算和试验测试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基于参数化模型分别研究了液力变矩器泵轮、涡轮和导轮叶片内外环周向偏移对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对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导轮叶片内外环周向偏移对失速泵轮转矩系数和失速变矩比均有较大影响;涡轮叶片外环周向偏移对最大效率影响最大;而泵轮和涡轮叶片内环周向偏移对各性能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为液力变矩器的改型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2020年02期 v.34;No.111 46-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负泊松比填充结构在汽车前端中的应用

    刘宇;郝琪;田钰楠;毛怡;

    以汽车前端保险杠后的吸能盒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以及某弧边负泊松比填充结构,对比研究了不同填充结构在高速以及低速碰撞中对汽车前端的防护作用,分析了3种填充结构应用下的吸能盒变形模式、压缩量、吸能量、比吸能以及碰撞力峰值,结果表明:在低速和高速碰撞中,3种填充结构皆呈现出明显的负泊松比变形特性,与其他结构相比,弧边填充结构具有更好的吸能防护效果。

    2020年02期 v.34;No.111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5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

  • 基于CAN总线感应加热电源数字监控系统设计

    刘杰;梅建伟;周祥成;

    针对感应加热电源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电源工作参数监控系统不完善、检测装置冗余、集成度不高等情况,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感应加热电源数字监控系统。首先给出了系统网络结构和总体设计方案,然后设计了详细的CAN总线、485总线、TCP/IP通讯电路,最后完成了机床控制系统端监控界面的软件设计。实际装机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满足设计要求。

    2020年02期 v.34;No.111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多频率信号采集器研究

    李森;黄海波;孙帆;卢军;孙永新;李艳;

    根据感应加热电源对信号采集的要求,设计了一款信号采集器。利用AD9226设计了一种信号调理电路,实现单极性ADC完成双极性采样;设计了一种时钟切换电路,完成时钟的无缝切换。采用FPGA作为处理器,完成采集器的系统控制与数据处理。通过函数信号发生器对采集器进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该信号采集器能够采集0~1 MHz范围内的信号,分辨率为12 bit。

    2020年02期 v.34;No.111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交流过零检测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魏海波;刘杰;方胜利;王龙;梅建伟;

    在对现有过零检测方法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纯硬件的双向交流过零检测电路。利用交流信号自身的特性,通过处理电路提取同向与反向检测信号,并利用通用接口形式来满足不同电压等级微处理器的接口需求。通过Multisim软件搭建双向过零检测电路仿真模型,其运行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甄别交流信号的双向过零点,可以直接作为后续控制系统的双向过零点检测信号。

    2020年02期 v.34;No.111 64-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机械工程

  • 轻型卷扬机液压盘式刹车系统及其测试台的设计

    李瑞敏;

    在分析某轻型卷扬机对刹车系统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液压盘式刹车系统;基于西门子带CPU的分布式I/O单元IM151-7设计了用于系统功能、性能检验及参数调整的测试台,包括控制电路及PLC程序设计;介绍了液压盘式刹车系统测试和调整的基本方法及步骤。液压盘式刹车系统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维修保养方便;测试台可对该刹车系统进行手动及自动测试,功能齐全而简洁,易于操作。

    2020年02期 v.34;No.111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和声搜索算法的装配序列规划

    曹忠园;周学良;郭靖;

    针对装配序列规划问题,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装配工作台翻转角和装配点移动距离纳入评价指标,并结合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和声搜索算法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在空间干涉矩阵约束下改进算法参数设置及新和声产生方式,使改进后的和声搜索算法各参数根据迭代次数动态变化,实现参数自适应,最后以齿轮泵为例验证了文中算法比基本和声算法及蚁群算法更优。

    2020年02期 v.34;No.111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ams的飞机登机桥运动建模与仿真

    江子旺;冯樱;乔宝山;杨朝阳;

    为了实现登机桥的自动对接,分析登机桥的工作原理,对其结构进行必要的简化,基于Adams/View建立登机桥多体动力学模型,并依据行业标准进行登机桥路径规划。模拟登机桥连接飞机舱门全运动过程,实现了登机桥的行走运动、升降运动以及对接舱门和遮篷的伸张运动,得到登机桥与飞机舱门之间的距离变化曲线,验证了所建登机桥结构的合理性和路径规划的可行性。

    2020年02期 v.34;No.111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

    <正>《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从2019年8月起加入OSID (Open Science Identity)开放科学计划。OSID开放科学计划由国家编辑学会出版融合编辑专业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是面向学术期刊的公益计划。以OSID码为媒介,为读者和作者搭建与业界同行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同时提供系列增值服务,提升论文的科研诚信。OSID码介绍每个OSID码对应唯一的文章、唯一的作者、唯一的延伸内容。作者可以上传简短的语音、视频、文字介绍,更加立体化地展示和传播科研成果,弥补纸刊载体的局限性;也可与本专业其他研究人员互动、交流,提升论文的阅读量、下载量和引用率,扩大论文和作者的影响力;同时让科研过程可追溯,提升研究成果的诚信水平。

    2020年02期 v.34;No.11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正>1总则1.1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是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人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书生数字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收录。1.2本刊宗旨:坚持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学术至上的原则,及时报道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汽车行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科研教学服务、为培养和发现人才服务。1.3本刊刊登校外稿。对基金资助项目论文或将要鉴定及近2年内申报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课题论文优先发表。1.4来稿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1.5内容必须包括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作者简介、正文、参考文献。2技术要求2.1文章题名一般不超过22个汉字,中英题名含义一致。

    2020年02期 v.34;No.111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