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汽车工程

  • 基于纵向力控制的客车侧向稳定性研究

    乔宝山;冯樱;乔思凯;

    为提高客车在极限工况下的侧向稳定性,建立了某客车的8-DOF整车动力学模型,采用Dugoff轮胎模型。以横向载荷转移率作为触发条件,设计了基于纵向力控制的综合控制器。当横向载荷转移率小于侧翻因子时,控制器计算出驱动力矩,对后轮进行差动驱动,以控制车辆侧滑;当横向载荷转移率大于侧翻因子时,计算出制动力矩,对前轮进行差动制动,控制车辆侧翻。通过对角阶跃试验和鱼钩试验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综合控制系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仅具有良好的抗侧翻能力,而且提高了车辆的道路跟随能力。

    2019年03期 v.33;No.108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商用车驾驶模拟器路感策略研究与验证

    孙悠;王保华;陈小兵;

    针对商用车底盘控制器实车试验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基于NI实时仿真系统与商用车动力学仿真软件TruckSim搭建"人-车-路"闭环的商用车驾驶模拟平台。为了给驾驶员提供更为逼真的驾驶感受,引入模糊路感控制策略。采用转向轻便性以及转向盘中心区操纵稳定性试验,对比平台内原始路感控制。结果表明:商用车驾驶模拟平台采用模糊路感控制后,高速路感更清晰、低速转向更轻便,可用于商用车底盘控制器开发验证。

    2019年03期 v.33;No.108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车用主动转向液压系统非线性建模与仿真分析

    闫红冬;王保华;陈小兵;

    基于非线性状态方程,建立位置反馈PID控制闭环系统Simulink模型,分别对阀控非对称缸及整个闭环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利用AMESim软件建立相同结构及参数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非线性状态方程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位置反馈PID控制可改善主动转向液压缸活塞运动方向改变时位移、速度、流量的不对称特性,但压力差异与突变依然存在,并在换向位置出现轻微振荡现象。

    2019年03期 v.33;No.108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某电动汽车减速器箱体模态分析

    戢玉莹;王红霞;范伶松;陈大顶;

    以某电动汽车的单挡双级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箱体进行模态分析。提取箱体的前6阶模态,与输入轴转频及齿轮啮合频率进行共振分析,结果表明箱体与齿轮一级啮合存在共振频率。对减速器箱体进行结构改进,避开共振频率,为箱体减震降噪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2019年03期 v.33;No.108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某新能源汽车变速器箱体强度分析

    范伶松;任爱华;戢玉莹;陈大顶;

    采用有限元法对某新能源汽车变速器箱体在倒车、反拖、高速及加速工况下进行强度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其在倒车工况下不满足强度要求;对箱体结构进行改进,最终使其满足使用要求。

    2019年03期 v.33;No.108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座椅安装模态优化

    张泽豫;焦志勇;夏洪兵;姚雨涵;弓剑;

    建立某轿车带挡风玻璃白车身和驾驶员座椅有限元模型,对座椅进行模态分析,对比座椅约束模态和安装模态的差别,并通过模态试验验证其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针对未达到目标值的座椅模态,通过改进座椅连接、结构、板件厚度等步骤进行优化。在板厚优化前引入模态应变能分析法,减少模态灵敏度分析量,提高优化效率。优化后座椅1~2阶模态分别提升1.4 Hz和4.35 Hz,达到目标要求。

    2019年03期 v.33;No.108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凹坑非光滑体结构的车身气动减阻优化

    黄尚柱;高伟;张舒翔;陈根福;

    以Mira斜背式模型为研究对象,将凹坑型非光滑单元结构引入到Mira模型的尾部。以气动风阻系数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对凹坑型非光滑单元结构的特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对凹坑型非光滑单元结构的特征参数进行实验设计,分析各参数对优化目标的贡献率;其次根据样本点与其响应值之间的数学关系,构建可信度高的Kriging近似模型;最后以此近似模型为基础,在各参数范围内寻求最优解。研究结果表明:在Mira斜背式模型尾部布置凹坑深度为6 mm、横向间距为37 mm、纵向间距为45 mm、直径为41 mm的凹坑型非光滑单元结构,减阻率最显著可达到8.3%。

    2019年03期 v.33;No.108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FD的某电动车电池包结构设计及热分析

    杨润泽;程鑫;

    建立了某电动车电池包3维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电池包自然对流和强制通风冷却时的稳态温度场,结果表明2种方式都不能较好地满足电池的散热要求;据此设计了5种结构改进方案。通过CFD模拟发现:在电池包中部设置开口挡板并依次错位布置进风口、通风口和出风口,可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电池包最高温度下降了8.3℃、最大温差下降了7.3℃、单体电池的最大温差下降了6.1℃。

    2019年03期 v.33;No.108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电气与信息工程

  • 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仿真研究

    杨成;罗成;贾蓉;张金亮;高云;王志虎;梁朔;简炜;

    受电动汽车车载电源和逆变器容量的限制,电压达到最大时会引起电流调节器的饱和,导致电机的转速无法继续提升,因此提高转速,扩大调速范围,需要进行弱磁控制。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超前角的电压反馈弱磁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搭建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较高的稳定性、较广的调速范围、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鲁棒性。

    2019年03期 v.33;No.108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实时以太网架构的车载总线设计

    钱毓铃;张友兵;兰建平;周海鹰;

    针对车载传感器激增带来的海量数据和高时延,提出基于实时以太网通信节点架构的车载总线方案,结果表明设计的车载总线满足整车的实时控制,有效解决了车辆迫切需求的实时性和高带宽。

    2019年03期 v.33;No.108 44-4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递阶控制的车辆防自燃系统研究

    顾江洋;

    为解决车辆自燃问题,在对车辆内部环境的监测信息进行探测、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车辆防自燃智能控制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温湿度监测、自动喷洒系统、自动报警3个子系统。温湿度检测子系统对监测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和湿度检测,为后续系统提供输入条件,给驾驶员提供直观的事故图像信息;自动喷洒子系统根据车辆状态采取启动控制;自动报警子系统由车载系统、显示系统和控制中心系统联动组成,以无线通信和接口技术为基础,从而达到同时向警方和车主提供报警信息的目的。

    2019年03期 v.33;No.108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机械工程

  • 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的2维Otsu路面裂缝图像阈值分割方法

    邵闯;王生怀;邹春龙;周红勋;

    针对传统2维Otsu法由于计算量大而无法实时对路面裂缝图像进行分割的问题,将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的2维Otsu路面裂缝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粒子群优化的2维Otsu阈值分割法相比,文中方法可以完整分割出图像中的裂缝目标;与传统2维Otsu法相比,文中方法减少了算法运行的时间,提高了路面裂缝图像的分割效率。

    2019年03期 v.33;No.108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坐标约束的矩形件排样优化研究

    曹忠园;周学良;

    提出了一种面向矩形坐标关系约束的遗传算法解决传统方法中随着排样矩形种类增多利用率开始降低的问题,可以满足一块大板材上能够裁出更多种类小矩形的要求,同时板材利用率更高。采用文中提出的方法进行排样所达到的矩形利用率为92%以上,且运算时间均在10 s以内。最后在VC++环境中开发出了系统验证排样方案的可行性。

    2019年03期 v.33;No.108 58-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材料工程

  • 基于开口谐振环的K波段超材料微带天线尺寸优化设计

    周精浩;董焱章;

    利用经典开口谐振环提升微带天线增益,首先分析了开口谐振环的谐振频率关于环外径和环宽度的变化关系曲线,然后建立了微带天线仿真模型,并将周期性排列的开口谐振环放置于微带天线基板周围,通过调节开口谐振环的环外径和环宽度达到与24 GHz(K波段)微带天线的匹配,最终在环外径为1.05 mm,环宽度为0.1 mm时天线增益取得最优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开口谐振环超材料微带天线增益从7.926 1 dB增加到10.339 dB,提升了30%,同时超材料微带天线E面和H面的半功率波瓣宽度分别减小了26°和36°,减弱了侧向辐射。

    2019年03期 v.33;No.108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阻尼材料损耗因子的测试

    侯振方;张泽豫;

    通过试验典型的薄板-附加阻尼层结构得到其动态参数,研究了基板材料及厚度、阻尼层厚度对阻尼材料损耗因子温度、频率特性的影响,将试验获得的参数输入仿真模型,分别计算基板以及复合板的频率值,对比试验与仿真结果,误差均在5%以内,证明测试所得阻尼材料参数以及损耗因子温度、频率特性规律的正确性。

    2019年03期 v.33;No.108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8AT大主减速器齿轮热处理与形变研究

    史秋月;颜士杰;李占佳;马冬威;

    讨论在工厂现有设备条件下不同淬火温度和不同工装条件对8AT大主减速器齿轮变形量和其他性能的影响。通过对齿轮表面及心部组织状况、变形量和硬度方面的分析检测可以看出,温度对变形量影响不大,变形量主要是工装造成的,830℃淬火组织相对均匀细小,工装增加一个3 mm左右的支撑平台时变形量最小。

    2019年03期 v.33;No.108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管理

  • 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体制和机制创新研究

    姚丽萍;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是产业发展的瓶颈,要建立政产学研用共同参与并具有科学的体制和机制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才能高效率地产出技术成果,参与者共享成果的收益。文中分析了公共技术平台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台参与各方的需求和资源,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体制创新的6项对策以及机制创新的7项措施。

    2019年03期 v.33;No.108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正>1总则1.1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是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书生数字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收录。1.2本刊宗旨:坚持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学术至上的原则,及时报道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汽车行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科研教学服务、为培养和发现人才服务。

    2019年03期 v.33;No.108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