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龙;孙仁云;林小龙;李锋;
要使汽车制动时能够充分利用路面的附着条件,需要对路面状态进行识别。以滑移率区间[0,0.1]上的附着系数曲线长度作为路面识别的参数指标,在Kiencke轮胎—路面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7种典型路面的识别区间,据此在制动时完成路面识别。使用单轮车辆模型,在跃变路面上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单一路面的识别时间约0.025s,对跃变路面的识别时间约0.01s,对不同路面附着条件的利用明显改善,提高了路面识别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制动性能。
2014年02期 v.28;No.87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宪彬;邓红星;徐伟;
以DYC(Direct Yaw-moment Control)控制器为基础,结合制动管路摩擦力模型的约束条件,建立了全轮纵向力优化分配算法。利用Matlab软件对建立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和全轮纵向力分配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进行有效的全轮纵向力分配。
2014年02期 v.28;No.87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佳;丁玲;
依据GB/T17578《客车上部结构强度的规定》要求进行分析参数设定与生存空间定义,应用HyperWorks软件建立某校车动态侧翻碰撞仿真计算模型,并应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求解计算。依据仿真结果,评价某校车上部结构的变形及其侵入乘员生存空间的状况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种结构改进建议,同时考虑地面与车体之间摩擦系数的影响,对各种改进结构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对客车结构侧翻安全性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4年02期 v.28;No.87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康元春;汤自普;
分析了悬架减振器试验系统的功能,根据《汽车筒式减振器台架试验方法》要求对试验系统硬件进行了设计,利用虚拟仪器图形化编辑语言LabVIEW对减振器试验系统软件进行设计,实现了信号的数字滤波、拟合等处理及阻尼力信号、位移信号的频谱分析,通过该试验系统可以检测出减振器的示功特性曲线与速度特性曲线,从而判断减振器的质量。
2014年02期 v.28;No.87 14-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双双;
以某轻型货车为研究对象,基于HyperMesh和ADAMS建立整车刚柔耦合模型,主要包括柔性体车身模型及前/后悬架、转向系等刚体的模型。基于路面激励的随机振动仿真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车架放置货物处的加速度时间历程及功率谱图,计算出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的刚柔耦合整车模型正确,该型货车在正常行驶时的振动特性较理想,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振动较小。
2014年02期 v.28;No.87 17-2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朝军;张胜兰;杨启梁;刘宗晟;
建立了某公司生产的天然气牵引车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静动态分析得到了车架的刚度和典型工况下的强度及车架前4阶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以刚度最大为目标以体积分数为约束,应用基于OptiStruct的拓扑优化技术获得了弯曲、纯扭转和弯扭组合工况的拓扑优化材料分布图。根据拓扑优化结果对该车架进行二次设计,将鞍座前横梁改进为抗扭能力更强的新型横梁并在纵梁内侧前吊耳处加装一对衬板以提高局部刚度。对改进后车架结构进行尺寸优化以确定车架各结构最佳板厚。分析结果表明:最终优化得到的车架综合性能优于原车架,并实现了减重13.82%。
2014年02期 v.28;No.87 21-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宜备;
通过研究当前国内外主流混合动力系统的优缺点,在当前AMT/EMT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带前二后二行星变速箱的并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DTMDT):"发动机+弹性连接器+两挡行星箱+70kW驱动电机+两挡行星箱+驱动桥"。并对构型、参数设计、行驶工况、系统应用中需考虑的若干因素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试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具备低成本、高节油率、适应各种复杂道路的性能。
2014年02期 v.28;No.87 25-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培海;
考虑悬架系统刚度的非线性变化因素,建立了凹梁式半挂车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基于ABAQUS软件进行满载工况的静态分析,利用经典力学方法对纵梁进行应力分析和计算,最后采用Block-Lanczos法对车架进行自由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车架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扭转和局部刚度需要加强。
2014年02期 v.28;No.87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范长胜;
描述了车辆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电子控制单元的硬件设计和电路原理图,详细探讨分析了硬件电路设计的工作原理。针对硬件设计进行了斜坡响应、阶跃响应性能检测分析和实车数据测试分析,结果证明,曲线输出光滑,助力效果好,因此所研究车辆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符合设计要求。
2014年02期 v.28;No.87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栋;杨忠炯;
根据汽车功率匹配原理,运用Matlab软件并采用了2种方法,即单发动机后备功率以及通过与副发动机功率比较,绘制出后备功率图与功率比较图,分析了洒水车取消副发动机的可行性以及实际最佳运行工况。
2014年02期 v.28;No.87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成强;邓召文;余晓伟;
根据FSAE大赛规则要求,对赛车悬架系统的类型进行了选择,并对其进行了设计,确定了悬架的基本参数,在此基础上,在Catia软件中建立了悬架总成的三维模型,对其关键零件前悬架摇臂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其强度满足要求,对实车的制造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014年02期 v.28;No.87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正才;吕科;朱乐;
介绍一种基于线性CCD传感器进行路径识别的智能车控制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利用线性CCD传感器采集路径信息,以及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采集角度偏转信息,提出转向控制策略和速度控制策略,控制2个电机的动作,从而实现了直立行驶。实验证明:该智能车抗干扰性强、精确度较高,可自主寻迹稳定行驶。
2014年02期 v.28;No.87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下载次数: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