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林;冯樱;严运兵;
针对某重型双前桥转向汽车轮胎磨损严重的问题,运用Adams/View建立了该型汽车双前桥转向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及转向性能仿真分析。针对第二桥车轮实际转角与理想转角之间差异较大的问题,采用灵敏度分析的方法,找出对转角差异影响较大的因子,在Adams/Insight中,使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双前桥转向机构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对比优化前后的转角差异可知,实际转角与理想转角之间的差异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降低了轮胎的磨损。
2013年01期 v.27;No.82 1-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汪科任;孙仁云;吴聿东;陈德刚;
为研究电控天然气喷射器特性参数对其喷射效果的影响,采用工程系统仿真软件AMESim建立了电控天然气针口阀喷射器仿真系统模型,并模拟了一个完整的喷射过程,得到了该喷嘴喷射特性曲线和阀门运动的相关参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其复位弹簧的最佳预紧力,并在该预紧力下验证了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可为电控天然气喷嘴的设计提供优化依据。
2013年01期 v.27;No.82 5-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雄;丁玲;
依据C-NCAP中100%重叠正面冲击固定刚性壁障试验规定,应用HyperWorks软件建立某越野车车架正面碰撞仿真计算模型,并应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求解计算。在此基础上,对某越野车车架进行耐撞性仿真研究,并从车架碰撞变形、碰撞加速度和碰撞速度等方面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车架前部纵梁发生理想的纵向有序的褶皱变形,车架类S型梁的拐角部分发生弯曲变形,且碰撞加速度曲线和碰撞速度曲线并非理想,说明车架结构有改进空间。
2013年01期 v.27;No.8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丁玲;朱雄;
拓扑优化技术能在给定的设计空间内寻求最佳的材料分布。根据某越野车车架的实际尺寸建立其三维拓扑优化设计空间,以车架质量分数为约束条件,车架柔度最小为目标函数,对车架的弯曲工况进行了单工况拓扑优化设计,并针对这一工况选择不同的优化参数进行了多次优化计算,得到了一组相似的拓扑结构,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拓扑优化参数。应用得到的拓扑优化参数,基于折衷规划的多目标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汽车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况权重因子,对车架进行了3种工况下的多目标拓扑优化设计研究。
2013年01期 v.27;No.82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尹长城;马迅;陈哲;
基于有限元法计算传动轴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运用试验模态技术对传动轴进行模态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传动轴总成进行约束模态有限元分析,可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
2013年01期 v.27;No.82 15-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9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陈清化;万里翔;周伟;
基于Adams和Matlab应用改进响应面法对悬架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在Adams/Insight软件中进行了设计参数的灵敏度分析。针对灵敏度较大的设计参数,建立了车轮定位参数在车轮跳动过程中最大变化量的二阶响应面近似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应用编程实现对响应面数学模型的优化求解,对优化前后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013年01期 v.27;No.82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江伟滨;豆力;居刚;李海波;
为了准确的分析钢板弹簧上的应力分布,本文首先利用Hypermesh软件对钢板弹簧组件进行网格划分,对钢板弹簧与前、后支架之间的连接进行了独特的处理,并用Abaqus软件对钢板弹簧进行了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动工况下,钢板弹簧组件可以满足的强度要求。
2013年01期 v.27;No.8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杜丹丰;马岩;杨春梅;郭秀荣;
炭化微米木纤维(CMWF)滤芯不但绿色环保、成本低、净化效率高,而且特有的活性炭性质使其对柴油机排放中的超微碳烟颗粒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分析炭化微米木纤维滤芯及柴油车排放颗粒物特性,利用混合Lennard Jones势能——巨正则系综蒙特卡罗法(混合LJ-GCEMC)模拟超微碳烟颗粒在炭化微米木纤维活性炭孔中的吸附,结果表明,CMWF滤芯的孔径范围可以确定为320~420 nm之间,孔径过小或过大都会阻碍积聚态粒子吸附数密度的增加;模拟结果也表明积聚态粒子吸附数密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而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减少。
2013年01期 v.27;No.82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金宏平;陈建国;
压痕硬度受材料堆积/沉陷影响明显,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分析了材料性能和压入深度对堆积/沉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弹性模量与屈服强度比、压入深度增加或硬化指数减小,材料的沉陷量减小而堆积量增加;当弹性模量与屈服强度比相对较小时,堆积/沉陷受硬化指数的影响较明显。根据建立的等效应变与材料堆积/沉陷的拟合函数关系,可以判断压痕过程的堆积/沉陷状态,从而对计算得到的压痕硬度的准确性进行评判。
2013年01期 v.27;No.82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宪彬;邓红星;王岩斐;
为研究汽车制动管路的液压传递特性,以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汽车制动系统液压管路的数学模型。在建模的过程中引入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对管路压力的影响。建立了带有波动负载发生装置的制动系统AMESim仿真模型,通过改变电机转速的方式分析了制动液流速对管路特性的影响。利用波动负载发生装置试验台进行了台架试验,并在BOSCH-SDL26型汽车性能检测线上进行了波动负载发生装置的实车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制动管路模型能够有效的体现制动管路的压力传递特性。
2013年01期 v.27;No.82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