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博;
最佳滑移率的确定是汽车防抱死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影响最佳滑移率的因素,设计了车轮状态观测器,提出了一种最佳滑移率估算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运用在汽车防抱死系统模糊自整定PID参数控制中。结合汽车动力学模型,在单一路面和跃变路面上进行基于MATLAB/Simulink的制动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实际滑移率能迅速跟踪时变最佳滑移率,跟随性良好。相比常规的将不同路面最佳滑移率设为定值的ABS控制器,该方法控制精度较高,汽车获得的制动性能较好。
2011年01期 v.25;No.74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家启;郑泉;王钰明;鲁磊;黄民峰;
基于UG和ADAMS仿真软件对汽车差速器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建立了差速器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通过优化设计软件得到了优化后的齿轮建模参数;根据优化参数在UG中对差速器齿轮进行建模、装配,探讨了在UG/Motion中如何建立仿真模型,并传递到ADAMS中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将Hertz接触理论嵌入联合仿真模型,在差速器齿轮之间施加接触力,实现了齿轮啮合动态仿真;通过具体实例进行了2种工况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验证了联合仿真方法的可行性。
2011年01期 v.25;No.74 10-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阮仁宇;谭继锦;魏洪革;
以一款大型客车骨架为研究对象,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整车骨架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前16阶非刚体模态振型和模态频率。利用有限元模态计算结果对整车动态性能做出评价,在此基础对整车进行发动机激励下的谐响应分析得到客车骨架容易发生共振的频率,选取了对整车舒适性有代表的3点响应做了具体分析。为解决客车振动分析技术及解决方案,提高客车骨架动态特性以及实现汽车产品的正向振动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和试验指导。
2011年01期 v.25;No.74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俊;杨胜兵;过学迅;
通过对角度传感器的结构及对其工作原理作深入研究,并将其运用于方向盘的绝对角度传感器中,该系统成本低、抗干扰性能好、测量精确高,是一款较理想的非接触式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由于该传感器能够检测出精确的方向盘绝对位置角度值,故为助力转向系统及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开发有很大帮助。
2011年01期 v.25;No.74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9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刘成武;刘珂路;
针对混合动力客车采用的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系统,在试验过程中所产生换挡冲击、同步器异常磨损及损坏的问题,分析其工作过程及原因,提出了合理方法,并实车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避免换挡冲击及延长同步器使用寿命。
2011年01期 v.25;No.74 22-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涛;李珍珍;王思山;黄爱蓉;
阐述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车辆网络通信协议SAE J1939,设计和实现了基于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协议栈,能够发送和接收J1939报文。该协议栈支持分布在车辆各个不同位置的ECU之间的具有实时闭环控制功能的高速通信网络。最后,在采用标准SAE J1939协议的汽车仪表上验证了所设计的协议栈,很好地实现了车辆ECU之间的高速通信。
2011年01期 v.25;No.74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思山;吴黎兵;
将IEEE 802.15.4应用于车辆间通信系统中,对IEEE 802.15.4协议和射频芯片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基于IEEE 802.15.4的车辆间通信系统硬件系统设计方案,分析了与硬件系统设计相关的系统参数,在系统参数指导下对硬件进行了实施,经实际环境测试表明本硬件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2011年01期 v.25;No.74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爱蓉;丁光惠;杨伟;张金亮;
针对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高校教学任务管理为例,从角色协同服务的角度进行任务分解,构建多角色协同活动模型,提出基于角色协同的高校教学任务管理的体系结构,并实现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大大提高管理效率、简化用户操作,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011年01期 v.25;No.74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丁光惠;黄爱蓉;杨伟;潘方超;
以教师工作量计算为例,采用数据保护技术、业务中间件技术、数据描述可扩展技术以及灵活的数据交换技术,实现了基于数据再利用思想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实际效果表明,本系统充分利用原始数据,推进了高校办公信息化和智能化。
2011年01期 v.25;No.74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生怀;徐风华;
表面结构在现代工程产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取其特征,根据最新的区域表面结构国际标准,引入流域分割法,将表面结构进行划分,从而根据3D-MOTIF参数对表面结构特征进行表征。针对表面结构划分中的过度分割问题,提出了基于灰值预处理的区域合并算法,能有效合并表面上的过度分割的不重要的微小区域,从而进一步提取表面结构的主要特征参数。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合并算法的有效性。
2011年01期 v.25;No.74 42-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海兵;赵小辉;
针对EQ6100发动机,开发了基于STC12C5A60单片机的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实现了发动机转速、水温、油温、压力、启动电流、氧含量、进气量等发动机主要参数的测试功能,针对不同的传感器信号,设计了模拟和数字信号接口电路,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系统稳定可靠,成本低。
2011年01期 v.25;No.74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红霞;赵红利;吴观虎;
针对30CrMnTi合金钢进行了相应的淬火和回火工艺试验研究,通过系列实验比较了不同浓度的AQ251淬火液和回火温度对30CrMnTi合金钢热处理后的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Q251淬火液在高温阶段600℃和低温阶段350℃有较大冷却速度;随着淬火介质浓度的减小,30CrMnTi合金钢淬火硬度呈上升趋势;在350℃以下回火,回火温度对硬度影响不明显,超过350℃回火,硬度随温度增加降低显著。
2011年01期 v.25;No.74 50-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俊涛;罗时军;
采用平面波赝势方法(PAW)和局域密度近似(LDA)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双甲基脲晶体的电子结构,采用密度矩阵理论计算了双甲基脲晶体的介电函数和倍频系数,并将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谱的特征峰与介电函数光谱结合起来,按单、双光子共振项进行分析。与尿素晶体的光学性质比较分析表明:双甲基脲晶体的线性与非线性光学性质与尿素相似,并且双甲基脲晶体中的甲基对其二阶谐波产生通过虚空穴过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11年01期 v.25;No.74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原;吕东燕;
考虑利用腔QED理论模拟伊辛模型,双原子在腔中演化之后,可以实现特定量子态的稳定存储,调节相互作用时间和外驱动场的频率可以实现最大纠缠态的制备。
2011年01期 v.25;No.7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光辉;
提出了一种在实验上可行的利用腔QED实现的量子通信方案。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原子与腔相互作用时在经典驱动和大失谐的条件下,不再受腔衰减和热场的影响,Bell基的测量转变为原子态的测量,从而使多人之间的量子即时通信较容易实现。
2011年01期 v.25;No.74 60-6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东燕;周原;
单个二能级原子在强经典驱动和大失谐的双重条件下,系统可以等效化为反J-C模型。在此模型中将一对纠缠二能级原子中的一个注入该腔中,演化之后,对腔外原子做选择性测量,可以调控腔内原子的布居和偶极压缩。经过研究发现利用此种方法来远程调控原子的布居和偶极压缩效果更佳。
2011年01期 v.25;No.74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茹;
分析了空间电磁波信号传输的数学和物理模型,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经常提到的多普勒频移、相干带宽和相干时间的概念,给出了实际移动通信系统中抗衰落分集技术应用实例。
2011年01期 v.25;No.74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