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江昊;王修满;张辉;
根据MCU的特点、原理及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研制了一款并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的整车控制器(HCU),并利用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对硬件系统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HCU性能稳定、工作可靠、能准确实现整车控制功能。
2010年04期 v.24;No.73 5-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薛亮;李志高;
在机械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中建立了某轿车双横臂独立悬架的刚柔耦合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双轮同向激振仿真分析。利用ADAMS/Insight模块对悬架参数进行优化,使悬架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改善。
2010年04期 v.24;No.73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胜兰;李刚;刘波;
柴油机喷油泵高压油管是柴油机燃油系统高压油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由于谐振产生疲劳裂纹而最终导致的破坏。对某柴油机高压油管进行了三维布置设计;并对高压油管进行了模态分析,比较了高压油管无管夹固定与管夹固定两种情况下前5阶模态频率以及振形。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固定管夹可以明显提高高压油管的固有频率,能有效延长高压油管的寿命,并得到发动机台架试验的佐证。
2010年04期 v.24;No.73 13-1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9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伟;陈鹏;
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3岁儿童乘员正面碰撞仿真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汽车座椅安全带及儿童约束系统的相关设计参数对儿童乘员损伤的影响,提出了降低儿童乘员损伤的措施。
2010年04期 v.24;No.73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郑冬黎;张胜兰;张兵;刘建平;
以HyperWorks软件为分析平台,对某6 m长半承载式客车车身骨架进行有限元建模及多种工况下的强度计算,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出现应力集中的部位大体一致,主要分布在车身骨架顶盖横梁与侧围焊接处以及左右侧围后部连接乘客座椅断开梁处。对局部结构进行加强并改进梁连接方式,消除其应力集中。
2010年04期 v.24;No.73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周学良;阮景奎;
在分析线束产品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建立了线束产品的结构信息模型,并对其主体部分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同时提出了利用通用CAD系统建立高层次图形对象的功能建立线束图形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将产品结构信息存储在数据库,通过图形句柄建立图形与结构信息的关联,实现二者的同步更新和互操作。最后,通过开发的线束CAPP系统的建模实例表明该建模方法实用有效。
2010年04期 v.24;No.73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胜军;
提出了利用ANSYS软件分析齿轮动态接触有限元仿真的实现方法,介绍了求解参数的确定以及算法的选择,计算了齿轮副在啮合过程中齿面接触应力的变化情况和分布规律。
2010年04期 v.24;No.73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欢;孙传琼;孙国兴;
蜗轮蜗杆式托森差速器克服普通锥齿轮差速器将转矩平均分配给左、右驱动车轮而防滑能力差的缺点,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的通过性和安全性。首先阐述了托森轮间差速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转矩分配原理以及性能评价指标,然后对差速器的效率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实例计算某越野汽车上托森差速器的效率。
2010年04期 v.24;No.73 35-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海明;冯平波;
针对宽幅打印机单一载体轴无法满足高效率打印的问题,设计了基于NIOSⅡ软核处理器的多载体自动控制系统,结合东芝TB6560AHQ步进电机驱动芯片,实现了3种载体的自动加卸载控制,给出了载体箱的原理图和控制流程图,提高了写真机的印前效率。
2010年04期 v.24;No.73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红霞;段志琴;
介绍了近年来稀土催渗技术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了稀土催渗的机理、催渗剂的类型,以及催渗技术在渗碳、渗氮、渗硼、渗钒和复合共渗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稀土催渗技术的研究方向及未来发展趋势。
2010年04期 v.24;No.73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